2023年5月8日,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应急管理部--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史培军☃️,应意昂4邀请来我校进行了题为“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普查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探索研究”的讲座。讲座由卢松教授主持,意昂4教师代表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🔉。
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于2020年启动🏌️♀️,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题👸🏽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的防灾减灾重大工程🫙🤶🏽,全国共有20余万人参加✦,涉及范围广、参与部门多、统筹要求高、协同任务重、综合难度大,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🤌🏿。史培军教授高屋建瓴地从项目背景、科学理念与成果,以及应用思考等三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普查的重要性和意义,围绕普查成果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撑,详细介绍了对普查成果应用的思考👨🏻💼。本次普查成果丰富🧎♀️➡️,形成了涵盖地震灾害🧎♀️、地质灾害、气象灾害🔑、水旱灾害♊️、海洋灾害、森林和草原火灾等主要自然灾害致灾孕灾环境要素,人口👮🏽♂️💅🏽、房屋🐈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系统、产业😲、资源和环境等六大类27种承灾体数据🥳,政府🧎♂️➡️⇒、社会🪒、基层家庭等三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,1978年以来年度灾害和1949年以来重大灾害事件数据,重点灾害隐患数据💆♀️,以及综合风险评估与防治区划等宝贵数据🙅。这些成果不仅为政府制定科学的防灾减灾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,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。
在互动交流环节中,意昂4师生围绕普查数据共享途径、普查成果更新、未来风险评估、城市精细化应用等问题向史培军教授请教,史教授细致回应了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思考⚒。史培军教授也强调🉐🗡,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的重要实践,地理学师生发挥了重要作用🥅,并号召各位同学继续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,把握历史大势🧑🏿🚒🧑🏼、树立学术理想👨👩👧👧、发出时代声音,做有价值的研究。史培军教授妙语连珠,其德厚流光的呼吁引起现场热烈掌声🧜🏿♂️。
史培军(1959-)👩🏽🦰,北京师范大学教授🚣🏻♀️、应急管理部--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、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。同时担任全球变化人文因素(IHDP)\未来地球(Future Earth)核心科学计划--综合风险防范(IRG)科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🫏、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(UNISDR)亚太科学技术顾问组共同组长、沃尔沃环境奖评审团成员以及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、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组组长💂🏿、国务院应急办专家组成员🌮、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(IJDRS-SCIE)主编🧳、国际欧亚科意昂4院士等🦔🦗。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学与综合灾害风险研究。